扫一扫二维码
安庆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天然气管网独立:网运分开的新起点 发布时间:2013-12-18    阅读次数:5949次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383方案”摘要,将油气管道、油气管网分离出来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真正让人们看到党中央、国务院对石油天然气体制进行改革决心的,还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第7条强调的“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正是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油气管网分开。

  油气管网:

  尚未分开的网络型自然垄断

  网运分开,三中全会决定中的一句话,指示着重要的改革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持续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电网、铁路、公路、通讯、机场基础设施、港口码头等网络资源先后成功地实现了网运分开。

  油气管网独立,曾数度成为行业热点和努力方向。1999年秋天,国家发改委在全国天然气利用规划会上动员全国开展天然气利用规划。这次会议在部署各项市场调研、市场需求分析、价格分析的同时,还提出了规划建设全国天然气管道网络的框架性构想。

  20031230日,西气东输管道建成投产,并开始向上海等长三角供应天然气。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我国具有了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长输天然气管道。正是这个重要事件,再次引发了管道独立还是继续一体化的新一轮讨论。

  随着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之外的天然气供应能力逐渐提高,对独立油气管网的需求已经十分迫切,因为隶属“三大油”的油气管道,不能满足小型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煤制气生产企业和小型天然气用户委托输送的愿望。除了将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煤制气由管道公司及其控制方买断,小型的上游企业无法自由地与下游用户协商购销事宜、无法直接签订购销协议。《决定》第10条所说的“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在油气行业就是指油气管网。

  新的发展阶段期待管道独立新体制

  世界石油工业普遍经历过一体化模式。美国石油工业发展初期,为将所生产的原油、成品油输往市场和码头,石油企业纷纷自建管道,并自成体系发展管道网络。澳大利亚煤层气开发之初,由于缺乏完善的管道网络,煤层气开发企业往往主动寻找发电厂等大型用户协商建设连接用户的专业管道。我国管道网络的现实格局,正是北美洲、大洋洲走过的历史阶段。

  油气管道独立是发展的产物。1985年以前,北美天然气市场结构与我国现阶段情况十分相似。由于石油、天然气发展尚处在发展之中,美国天然气企业购销市场由天然气管道公司垄断,上游企业无法直接与下游用户签订购销协议。

  为了加强管道输送服务,打破管道公司对天然气市场的垄断,1985年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相继颁布了第380号和436号法令。380号法令允许分销商免除对管道公司的最低费用义务,从而提供了向小型天然气生产企业收购现货天然气的机会。436号法令强令管道公司让出一部分输送能力给包括煤层气生产、销售企业在内的其他公司。19925月,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颁布636号法令,取消管道公司对天然气购销市场的控制,规定管道只能从事管输服务,而天然气生产公司和销售公司则有权直接进行谈判、签订购销合同。

  天然气管网独立将成为最现实的目标

  《决定》第3条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思想方法,“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借鉴北美油气管道体制和运营模式,从石油天然气上游控制范围内将油气管道网独立出来,已经成为时代、阶段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石油工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

  天然气管网独立最为迫切。“十二五”以来,煤层气、页岩气、煤制气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和生物天然气行业出现了多元化、小型化趋势,2012年已经形成126.02亿立方米的煤层气产量、170亿立方米生物天然气产量、约5000万立方米页岩气产量和规模化煤制气产量,除了“三桶半油”的产品外,其余非常规天然气和生物天然气均面临着输送困难和必须由“三桶油”或其他管道公司买断的尴尬局面。与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相比,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将天然气管网首先独立出来,成为最现实、最迫切、最突出的任务。

  1122日,中国石化黄岛原油管道爆炸造成了55人死亡和数十人受伤。震耳的爆炸声提醒人们,一体化模式可能存在隐忧。重生产、重销售导致对看不见的管道的管理疏漏。专业化管理可能成为提升输油、输气管道网络安全管理、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专业化管理,也将成为推动石油天然气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网络,还有较为充分的研究、优化方案的时间,但是无论如何,2020年之前还是应该实现独立运行。